1.综合题- (共5题)
1.
【影响深远的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也是封建社会历时最久的国家,它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汉朝统治者的最高明之处是用某一种学术思想来统治国家,找到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论依据”。
(1)汉朝统治者所使用的“精神武器”是什么?其“理论依据”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贤明君主均坚持“戒奢从简”“民本思想”,这些理念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2)请举出唐朝践行这些治国思想的皇帝及措施?(2例即可)
材料三:我国现代的疆域版图是在古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新疆、西藏、台湾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3)哪些朝代为我国现代疆域的确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4)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摆脱其优良传统,当前我国还有哪些措施是从古代借鉴而来?(一例即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也是封建社会历时最久的国家,它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汉朝统治者的最高明之处是用某一种学术思想来统治国家,找到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论依据”。
(1)汉朝统治者所使用的“精神武器”是什么?其“理论依据”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贤明君主均坚持“戒奢从简”“民本思想”,这些理念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2)请举出唐朝践行这些治国思想的皇帝及措施?(2例即可)
材料三:我国现代的疆域版图是在古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新疆、西藏、台湾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3)哪些朝代为我国现代疆域的确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4)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摆脱其优良传统,当前我国还有哪些措施是从古代借鉴而来?(一例即可)
2.
【长征途中的新中国】
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确立理想】中国共产党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的?
(2)举一例说明党和红军面对挫折时,是如何奋起的?
【找到正确指导理论】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3)“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是如何被确立下来的?
【踏上新长征之路】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4)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的事实哪一次会议后,“我们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5)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经验启示我们应如何才能走好当前的新长征?
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确立理想】中国共产党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的?
(2)举一例说明党和红军面对挫折时,是如何奋起的?
【找到正确指导理论】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3)“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是如何被确立下来的?
【踏上新长征之路】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4)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的事实哪一次会议后,“我们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5)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经验启示我们应如何才能走好当前的新长征?
3.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材料一:1853年一直想打通“朝向欧洲窗户”的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和英法等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克里米亚战争双方实力对比表
材料二: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1)结合材料一,以英国为例,分析英法一方在战争中具于优势地位的原因。
(2)读材料二,请你简述入侵日本时,美国的状况
(3)面对以上困窘,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这些对策对两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材料一:1853年一直想打通“朝向欧洲窗户”的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和英法等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克里米亚战争双方实力对比表
| 海军 | 陆军 | 交通运输 | 通讯 |
俄国 | 风帆动力木制战舰 | 老式滑膛枪 | 原始运输方式 | 原始通讯方式 |
土、英、法 | 蒸汽动力铁甲战舰 | 新式线膛步枪 | 铁路运输 | 无线电通讯 |
材料二: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1)结合材料一,以英国为例,分析英法一方在战争中具于优势地位的原因。
(2)读材料二,请你简述入侵日本时,美国的状况
(3)面对以上困窘,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这些对策对两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4.
【和平不容破坏】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2月13日,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其行径可谓骇人听闻、令人发指。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超过30万。
材料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他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德国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世界形势?
(2)材料二中日本暴行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哪次空前浩劫?此外,他在太平洋上的什么暴行扩大了这场浩劫的规模?
(3)杜鲁门的国会演说及要求直接带来什么后果?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2月13日,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其行径可谓骇人听闻、令人发指。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超过30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德国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世界形势?
(2)材料二中日本暴行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哪次空前浩劫?此外,他在太平洋上的什么暴行扩大了这场浩劫的规模?
(3)杜鲁门的国会演说及要求直接带来什么后果?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5.
【合作促进发展】
2016年0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洲最大的经济组织欧盟。这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我们来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一:中国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的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会议主题。
(1)读材料一:请你归纳中国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材料中体现法德两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对欧洲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次会议的主题将会当前的什么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现象?
2016年0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洲最大的经济组织欧盟。这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我们来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一:中国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的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会议主题。
(1)读材料一:请你归纳中国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材料中体现法德两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对欧洲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次会议的主题将会当前的什么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现象?
2.选择题- (共6题)
6.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爱国运动 |
8.
(题文)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
10.
米兰多拉(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
A.君权神授思想 | B.人文主义思想 |
C.天赋人权思想 | D.民主科学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