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17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46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7

1.综合题(共6题)

1.
【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1)秦朝统一后,为避免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2)宰相(或丞相、相国等)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相权过大就会严重威胁皇权。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宋元明四朝尤为突出。明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国家建设。请以隋朝的相关史实佐证这一观念的正确性。
(4)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进步。清朝前期的哪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2.
【不忘屈辱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一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需修补者,自应给于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任便立法治理。
(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请你谈谈对“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任便立法治理”这句话的实质的理解。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的名称。在这一学说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请列举1例
材料三 驻守在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军队,是二十九军的金振中营,全营官兵在吃饭、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当时的国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你谈谈对“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所体现的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一点即可。
3.
【探究党的历史,实现民族复兴】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
【表格信息】

(1)据表中信息,写出会议名称。请用一个词概括此次会议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图片信息】
(2)下图路线图反映了我党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的胜利对于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文本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3)据文本信息,“新的历史纪元”开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说说你对“中华民族新纪元” 的理解。
4.
【迈向现代化】
(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发生飞速发展。美国和法国是紧接其后的国家,它们也都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政治变革,而工业化“起飞”也就接踵而至。当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汹涌澎湃时,其他欧洲国家便感到了压力,于是就被迫实行变革,不得不向现代化迈进——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材料中所说的“英国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治制度”是什么?
(2)美国和法国“也都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政治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法两国分别用怎样的方式完成了政治革命?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的俄国面临的压力及其“被迫实行的变革”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
【科技改变世界】
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请列举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或生活的成果两例
(3)请列举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成果一项。
6.
【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1947年3月,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彻底破裂……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一战的战胜国有20多个,而这一“和平制度”主要是由英、法、美确立,说明了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特点?
(2)1931年的,日本法西斯的哪一侵略行径打破了一战后的亚洲“和平局面”?在欧洲,哪一事件表明一战后的“和平局面”被德国法西斯彻底打破?
(3)二战期间,哪一文件的签署标志着美苏形成了战时同盟关系?
(4)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后,两国的针锋相对最终形成了什么格局?

2.选择题(共5题)

7.
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是( )
A.匈奴族B.突厥族C.蒙古族D.鲜卑族
8.
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如果是你来完成,你会参考哪一报刊?( )
A.《万国公报》B.《新青年》C.《民报》D.《申报》
9.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进入近代社会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进入现代社会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 “历史的转折”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1.
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
A.被侵略国家实力弱小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