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表中1932—1937年美苏两国制造业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制造业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加剧。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摘自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北约组织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对欧洲有何影响?
材料一

(1)材料一图表中1932—1937年美苏两国制造业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制造业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加剧。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摘自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北约组织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对欧洲有何影响?
3.选择题- (共10题)
6.
清末谭嗣同指出:“中国今日之人心风俗,政治法度,无一可比数于夷狄”,但洋务派官员“沾沾于洋务之枝叶,而遗其至精。”这表明谭嗣同( )
A.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 B.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
C.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D.痛惜社会世风日下 |
10.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将尼克松与林肯、罗斯福相提并论,并认为他最终“改变了世界”。你认为大卫如此高度评价尼克松的最有力的依据是( )
A.解决古巴导弹危机 |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实现中美建交 | D.中美关系正常化 |
11.
某同学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时,看到了下图所示的石碑。他对此作出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 )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
B.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
C.世界上现存最早比较完备的法典 |
D.以楔形文字呈现 |
12.
“一带一路”战略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阿拉伯数字西传 |
C.罗马帝国的扩张 | D.亚历山大东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