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2题)
1.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
(1)元朝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巩固了统治。
(2)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 分裂国家的叛乱,并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1999年12月20日,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引下,我国恢复了对_ ___行使主权。
(4)美国的著名总统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1)元朝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巩固了统治。
(2)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 分裂国家的叛乱,并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1999年12月20日,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引下,我国恢复了对_ ___行使主权。
(4)美国的著名总统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2.
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
(1)“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评价的是唐朝诗人 。
(2)词风婉转、清丽,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是 。
(3)《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1)“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评价的是唐朝诗人 。
(2)词风婉转、清丽,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是 。
(3)《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综合题- (共3题)
3.
中国共产党始终奏响历史的最强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地点位于图5中 处,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图中 _处(填字母)。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既借鉴了苏联的建设经验,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五年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地超额完成……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2014年10月1日中国日报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一五”计划的完成 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探索和经济建设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地点位于图5中 处,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图中 _处(填字母)。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既借鉴了苏联的建设经验,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五年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地超额完成……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2014年10月1日中国日报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一五”计划的完成 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探索和经济建设说明了什么问题?
4.
对比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探究新知的常用方法。阅读“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分期”知识卡片,探究下列问题。

(1)在古典时期,欧洲和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各呈现出不同特点,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近现代时期,西方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中国民众知耻后勇, 积极学习并勇于创新。请分别举例论证这三个观点。(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在古典时期,欧洲和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各呈现出不同特点,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近现代时期,西方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中国民众知耻后勇, 积极学习并勇于创新。请分别举例论证这三个观点。(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5.
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与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对民生问题和经济建设的探索,这与中国实施的哪些举措有关?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2年美国股市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这种变化,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兼顾民生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对民生问题和经济建设的探索,这与中国实施的哪些举措有关?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2年美国股市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这种变化,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兼顾民生问题?
3.判断题- (共1题)
6.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政策的调整。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唐朝时期,秧马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迸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 )
错误: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2)1973年,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亩产量。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规定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1861年,列宁在推行改革后,农奴实现了人身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
力。(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1)唐朝时期,秧马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迸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 )
错误: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2)1973年,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亩产量。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规定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1861年,列宁在推行改革后,农奴实现了人身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
力。(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共7题)
9.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次运动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0.
阅读下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下图是九年级(2)班小林同学在复习完某一章节历史内容后,整理制作的—张学习卡片,这一章节的历史主题是( )


A.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
C.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 D.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