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43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3

1.判断题(共3题)

1.
元朝在地方设置宣政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   )
2.
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新的革命策略”指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
3.
中、美、英、苏四国政府于重庆时间1945年8月15日7时(华盛顿时间8月14日19时)共同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

2.综合题(共3题)

4.
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存权、发展权的追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治国的理念】
材料一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试举一例说说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革命的宣言】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材料三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
(2)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体现的共同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
【不懈的追求】
(3)《世界人权宣言》指出,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人权。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屈辱、抗争(探索)和获得新生的历史。南京见证了这一过程。
下面是编辑中的“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的三张资料卡。参照范例,分别在“抗争(探索)篇”和“新生篇”中填写一个发生在近代南京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限60字。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到五年规划期结束之时,工业产量预计要翻一番,农业合作社要加以推广,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将要完成,……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概括材料一所述中国实施五年规划过程中的特点。
材料二 尽管苏联取得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有关苏联五年计划的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说明。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边两幅漫画折射出西欧与哪国关系的变化?


(2)结合所知识,概述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选择题(共11题)

7.
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是( )
A.明太祖加强皇权
B.明成祖加强皇权
C.明朝的君主专制
D.清朝的君主专制
8.
“以清晰、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运思方式。这种取代既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材料评述的是( )
A.维新变法B.科举制废除
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9.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10.
根据所学判断,下列各项对右图所述形势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抗日
C.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D.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
11.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五)“要分地了,他们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洒满他们汗水的田里,等着乡政干部的到来。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这段农民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B.掀起了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C.初步建立了新中国工业基础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3.
“由此,可以划分出三个职业集团的基础,这三个职业集团是:做工的,打仗的,祈祷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被严格地划分出来了。”材料所述等级现象主要存在于(   )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印度D.中世纪西欧
14.
下图中传播路线应属于(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儒学
15.
思想—行动—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一般规律。以下遵循这一规律的是( )
A.和魂洋才—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民族民主意识—拉美民族独立战争—建立一系列的新兴国家
D.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6.
观察下侧图表,其中丙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7.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
①中国   
②德国   
③日本  
④苏联   
⑤美国
A.①②③B.④⑤②C.①⑤③D.④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