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五)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30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论联合政府》
(2)材料二在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上分别提出什么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新的变化,指出其变化之处。发展经济始终不变的宗旨主要有哪些?
2.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富强)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选择题(共17题)

3.
1995年12月31日他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结论是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1000年(1000—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的标准而产生的。材料中的“他”是 (  )
A.冒顿单于B.忽必烈C.成吉思汗D.李世民
4.
某班同学分为政治组、经济组、军事组、外交组来分别探究《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政治组”重点分析的内容应当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没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
C.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
A.爆发时间是1919年5月4日
B.6月,上海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C.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D.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
在学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某同学整理了下面的表格。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时间
影响
A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战略大决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A.A
B.B
C.C
D.D
8.
2017 年 3 月 22 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国送还 28 具志愿军遗骸。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B.北伐战争
C.九一八事变D.抗美援朝战争
9.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0.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错误的有 (  )
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D.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1.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2012年6月,中国自己制造的“蚊龙号”深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实验。这次科学实验属于“863计划”中高技术领域的()
A.生物技术B.自动化技术.
C.海洋高技术D.信息技术
12.
建国后,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   )
A.建立人民空军B.实施“863计划”
C.研制“两弹一星”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3.
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符号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15.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小红同学学习了“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总结其阶段特征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和平与发展
C.世界走向战争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7.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8.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最近又在韩国部署“萨德”。20世
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
A.签署了《九国公约》B.参加了巴黎和会
C.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D.加入了国际联盟
19.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
A.赫鲁晓夫改革B.罗斯福新政
C.匈牙利改革D.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