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828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综合题(共3题)

1.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贵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2.
开放探究题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新世纪前进的中国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盛世的高歌
(1)图一为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各国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合影。图中的中外领导人身上穿着的服装叫唐装。回到这种服装所处的时代,各国当时是如何称呼中国人的?当时政府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探究二奋进的乐章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2)请指出材料中的“”学术方面、“航行方面”两种发明分别指的是什么?
探究三激荡的交响
(3)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四奇异的悲歌
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探究五崛起的欢唱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献计献策?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终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请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哪一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
(5)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
(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0题)

4.
北京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朝代曾在北京定都的是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5.
学习了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以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6.
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逮捕和处罚的特务机构是
①兵部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刑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个“大帝国”“安于现状”的表现有(   )
①帝王们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毫无认识  ②对外紧闭国门  ③对内坚持“重商主义”  ④鄙薄科学技术  ⑤热衷于文字狱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的名篇《蜀相》。诗中“丞相”开始设置和最后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9.
2017年高考作文题《你所认识的中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清朝时期,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其中“维”与“止”被指去掉雍正的头)”的试题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0.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伊犁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11.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中期到清前期
12.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明朝时,我国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①日本②英国③荷兰④葡萄牙⑤沙俄   (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
14.
(题文)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书》D.《农政全书》
15.
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
A.废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分权于六部
C.设殿阁大学士D.设厂卫特务机构
16.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 郑成功 B. 施琅 C. 康熙帝 D. 林则徐
17.
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18.函数f(x)= {#mathml#}x1x2{#/mathml#} 的定义域为(   )
19.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B.吴承恩
C.施耐庵D.曹雪芹
20.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H7N9禽流感过程中,下列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著作是(  )
A.《水经注》B.《马可•波罗行纪》
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21.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
A.《西游记》B.《三国演义》
C.《水浒传》D.《红楼梦》
22.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23.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