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 的阳光透过镂窗,踏出了充满希望的一天; ▲ 的梧桐,在层层枝头绽放着宜人的串串的花朵; ▲ 的夕阳悄悄地把小溪的俏脸抹得粉红,动人; ▲ 的叶子是小鸟们的家,梦幻里,那叶子成了春天的唢呐、陕北的信天游……不尽的遐想滚滚而来……
▲ 的阳光透过镂窗,踏出了充满希望的一天; ▲ 的梧桐,在层层枝头绽放着宜人的串串的花朵; ▲ 的夕阳悄悄地把小溪的俏脸抹得粉红,动人; ▲ 的叶子是小鸟们的家,梦幻里,那叶子成了春天的唢呐、陕北的信天游……不尽的遐想滚滚而来……
A.明媚柔和 | B.满漾碧绿 | C.叶茂丛生 | D.温情脉脉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文言文阅读(8分)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④。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ū)年号,公元1068—1077年。 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 ④绡縠(xiāo hú);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 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 ) (2)是时新雨霁( ▲ )
(3)逾山而去( ▲ ) (4)都无所睹( ▲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小题3】.本文选自北宋时期科学家 ▲ 的《梦溪笔谈》,说明了虹的变化和虹的形成原理,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 ▲ _。(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④。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ū)年号,公元1068—1077年。 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 ④绡縠(xiāo hú);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 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 ) (2)是时新雨霁( ▲ )
(3)逾山而去( ▲ ) (4)都无所睹( ▲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小题3】.本文选自北宋时期科学家 ▲ 的《梦溪笔谈》,说明了虹的变化和虹的形成原理,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 ▲ _。(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3.语言表达- (共1题)
5.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回顾本学期的语文之旅,兴味盎然。我们欣赏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雪景,由衷赞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聆听了蝈蝈的乐章、蛐蛐的歌唱,领悟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我们认识了生活中是朋友、艺术上是知音的傅家父子,感受到 ▲ , ▲ ;我们 ▲ , ▲ 。
回顾本学期的语文之旅,兴味盎然。我们欣赏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雪景,由衷赞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聆听了蝈蝈的乐章、蛐蛐的歌唱,领悟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我们认识了生活中是朋友、艺术上是知音的傅家父子,感受到 ▲ , ▲ ;我们 ▲ , ▲ 。
4.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