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1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2

1.综合题(共1题)

1.
近代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推动世界历史进入工业文明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支配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形成一个整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经济全球化趋势》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⑵材料二中“英国的影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它和法国大革命共同作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革命或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⑶材料三“科技革命”中有哪些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发挥积极作用,并说明理由。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什么?
⑷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欧美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选择题(共13题)

2.
关于“瓦肆“(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
3.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4.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5.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6.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个时期历史特征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帝国的空前繁荣
B.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C.近代社会的曙光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7.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是它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4.5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8.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䜣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
9.
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D.武昌起义
10.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1.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2.
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内部极盛”表现在:( )
A.农耕文明发达B.对外交流频繁
C.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3.
如下图是14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打破这一认识的历史活动是(  )
A.亚历山大东征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D.郑和下西洋
14.
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D.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