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1900年瓦德西给德皇的信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
(题文)2014,又一个令中日两国都很敏感的甲午年。如今中日纷争不断,“钓鱼岛危机”不断升级,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某校举办了“忆甲午之殇,思中日关系”的主题讲座,请你参与!
(国家之殇)
材料一: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尚未实现。
——《田中奏折》(1927年)
(发愤图强)
材料二: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郭梓林《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以史为鉴)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2014-03-08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1)材料一中日本“征服台湾”是怎样实现的?为达到第四期的目的又发动了什么战争?
(2)结合史实分析日本有“夺取台湾”乃至“征服全世界”的野心的原因是什么?
(3)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曾学习“闹钟”的政体而发动的改革是什么? “雄狮”的重新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闹钟”学习?
(国家之殇)
材料一: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尚未实现。
——《田中奏折》(1927年)
(发愤图强)
材料二: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郭梓林《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以史为鉴)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2014-03-08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1)材料一中日本“征服台湾”是怎样实现的?为达到第四期的目的又发动了什么战争?
(2)结合史实分析日本有“夺取台湾”乃至“征服全世界”的野心的原因是什么?
(3)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曾学习“闹钟”的政体而发动的改革是什么? “雄狮”的重新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闹钟”学习?
3.
材料一:93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
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2分)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1分)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称遵义会议“力挽狂澜”?(4分)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
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2分)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1分)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称遵义会议“力挽狂澜”?(4分)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2.选择题- (共6题)
4.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A.在城市的瓦舍内,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 |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
D.农民插秧使用一种新型工具叫“秧马” |
7.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上海一个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对该资本家的改造形式是( )
A.参加生产合作社 | B.没收资本 | C.实行公私合营 | D.成立股份公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