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历史试卷(三)(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0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2

1.综合题(共2题)

1.
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发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侵略行为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使我国澳门和香港“骨肉离散”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不仅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 “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情况,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
2.
现代化(学术界也称为近代化)是人类文明长河的最新篇章。下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工业文明成熟阶段指1914—1945年,其主要特征是家庭机械电器化、混合经济。工业文明过渡阶段指1946—1970年,其主要特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1)最早进入图中人类文明工业时代起步阶段的是哪个国家?该起步阶段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2)工业文明起步阶段在交通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农业文明时代的工场手工业逐渐被什么所取代?
(3)人类文明进程到达图中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阶段又出现了哪些新型交通工具?
(4)据上图,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哪一文明发展时期?
(5)分析图中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说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选择题(共17题)

3.
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下列行为,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演
C.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
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情
4.
举办历史图片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历史人物图片,可归纳得出的主题是(   )
A.文坛大师B.民族英雄C.思想大家D.科学巨匠
5.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
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⑤***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8.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1953年B.1954年C.1978 年D.1982年
9.
6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期,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解放生产力,提高积极性D.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10.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出现这种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 中美建交 B. 承办上海APEC会议
C. 实行改革开放 D.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三月三(歌圩节)”期间,全区放假3天。这是一项只在广西境内实行的国家政策,主要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D.科教兴国战略
13.
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单位:公斤)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14.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该部法典的国家位于(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15.
15、16世纪,地理上的大发现带动商业经济的大发展,成为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主要原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成功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C.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16.
“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此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部法律(   )
A.《法典》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权利法案》
17.
一部文献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D.资产阶级开始走向灭亡
18.
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 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 000
 
①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都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
经济体
年份 比重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其他国家
1955
36.3
17.5
2.2
44
1976
24.9
21.7
8.1
45.3
 
A.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B.欧盟成立促进经济发展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其他同家经济发展停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