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66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

1.综合题(共3题)

1.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近代化)的历程,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次政治选择: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这一运动开始于洋务运动,经过戊戌变法…….第二次从1911年到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次是1914年到1928年,以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次是1928年到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第五次是1949年到1976年***的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第六次是1978年到现在的邓小平新政模式。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近代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
(2)在材料二的第一次政治选择中,开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分别属于哪个阶层?
(3)依据材料二中提到的“第五次政治选择”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的重大措施分别是什么?
(4)在材料二第六次政治选择中,1978年以来的“邓小平新政模式”的起点是什么?由此开创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又是什么?
(5)在百年现代化的探索中你得到了那些经验教训或从前人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最少说出两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经验,从抽象到具体,终于探索出了“自己的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是谁?他的思想理论在哪一次会议前后逐步形成?
(2)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提出了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想?其核心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该设想在国际方面的意义.
(3)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不断健全,逐步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展开《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战后的格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请简要评价这一“新秩序”。
【二战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写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当前的格局】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2.选择题(共15题)

4.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5.
山东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某小组成员搜集了一下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高超的青铜工艺B.伟大的建筑工程C.先进的科技成就D.独特的医学技术
6.
雕塑是艺术,也是凝固的历史。请将以下雕塑反映的历史时间按时间先后进行正确排序(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7.
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第一次高潮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8.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图片资料是(    )
A.任职黄埔军校B.领导南昌起义C.赴重庆谈判D.出席万隆会议
9.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0.
《孙子兵法•谋攻》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解放战争哪一战役中能够体现这一谋略(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1.
阅读如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共八大的召开
12.
电视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一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于(   )
A.“文化大革命”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运载火箭发射
14.
图中是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与图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核能 煤 石油B.煤 核能  石油
C.煤 石油 核能D.石油 煤 核能
15.
如下图,作品为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创作,讲述了主人公昆塔被贩卖到美洲的悲惨遭遇,其创作背景是(  )
A.“三角贸易”B.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D.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16.
某班举办辩论赛,如图所示是双方辩手的观点。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B.大化改革的影响
C.明治维新的影响D.戊戌变法的影响
17.
1945 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他“悔恨”的直接原因是()
A.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B.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C.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18.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此次会议的内容?(    )
A.决定战后分区占领德国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D.苏联承诺对日本作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