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57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12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2.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晚清财政收结构表    (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1849
3281
969
……
4250
1885
3071
3923
……
7708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任务一梳理知识
知识点:铁农具蒸汽机 机器 电机  电车  电灯  内燃机 汽车
(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
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
按时间分类
按属性分类
知识点
时间
知识点
时间

春秋战国
铁农具
 
(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
蒸汽机机器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科技创新、发明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机器电车
电灯汽车
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
 
任务二解决问题
(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
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乙: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思考感悟
(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2.选择题(共19题)

4.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和斜面体都始终静止不动.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仰商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6.已知常温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5×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17×107、Ka2=4.90×10 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
7.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
A.北伐战争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8.羟基是一种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兴趣小组以①碳酸 ②苯酚  ③乙酸3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有关填空.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

分别取3种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会变红的是①③

2

用足量的乙酸溶液浸泡碳酸钙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3

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lank#}2{#/blank#}

结论:3种物质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lank#}3{#/blank#}(填序号)

9.羟基是一种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兴趣小组以①碳酸 ②苯酚  ③乙酸3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有关填空.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

分别取3种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会变红的是①③

2

用足量的乙酸溶液浸泡碳酸钙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3

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lank#}2{#/blank#}

结论:3种物质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lank#}3{#/blank#}(填序号)

10.
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
11.
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12.将一定量的SO2和含1molO2的空气(不考虑其他酸性气体)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温度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 (g) {#mathml#}{#/mathml#} 2SO3 (g)△H<0.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减少了1.8mo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某溶液吸收O2,气体又减少了0.2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3.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14.
“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5.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雅典民主政治 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16.

根据如图所给图片及课本中有关历史事实,结合有关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
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B.《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8.

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9.
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
人物
事迹
评价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合众国之父”
 
玻利瓦尔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解放者”
 
章西女王
抗击西班牙侵略
印度民族英雄
 
林则徐
虎门销烟
中国民族英雄
 
A.①B.②C.③D.④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21.

如图甲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与水平方向夹60度角斜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斜向下为正方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除电阻R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规定a→b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外力的正方向,则在0~t时间内,能正确反映流过导体棒ab的电流i和导体棒ab所受水平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22.

如图甲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与水平方向夹60度角斜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斜向下为正方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除电阻R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规定a→b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外力的正方向,则在0~t时间内,能正确反映流过导体棒ab的电流i和导体棒ab所受水平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3.填空题(共1题)

23.
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
(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