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72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3分)
(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创的?(1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1分)
(4)纵观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片指出黄埔军校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任黄埔军校校长是谁?(1分)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咏读材料二《七律·长征》,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哪些长征精神?(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方式。(2分)
(4)材料四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1分)与深圳同时开放的位于福建省的特区是哪一城市?(1分)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6题)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 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
⑴取少量CuSO4粉末,向其中滴加几滴水 | CuSO4粉末{#blank#}1{#/blank#} | 化学方程式: {#blank#}2{#/blank#} |
⑵向盛有无水醋酸的干燥试管中加入CuSO4粉末;另取一支干燥试管,向其中加入{#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 | CuSO4粉末{#blank#}5{#/blank#} | 实验说明: {#blank#}6{#/blank#} |
⑶将固体氢氧化钠加入盛有无水醋酸和CuSO4的试管里 | CuSO4粉末{#blank#}7{#/blank#} | 结论: NaOH与醋酸反应有水生成 |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
⑴取少量CuSO4粉末,向其中滴加几滴水 | CuSO4粉末{#blank#}1{#/blank#} | 化学方程式: {#blank#}2{#/blank#} |
⑵向盛有无水醋酸的干燥试管中加入CuSO4粉末;另取一支干燥试管,向其中加入{#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 | CuSO4粉末{#blank#}5{#/blank#} | 实验说明: {#blank#}6{#/blank#} |
⑶将固体氢氧化钠加入盛有无水醋酸和CuSO4的试管里 | CuSO4粉末{#blank#}7{#/blank#} | 结论: NaOH与醋酸反应有水生成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Na2CO3+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blank#}1{#/blank#}(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blank#}2{#/blank#};BA表示反应{#blank#}3{#/blank#}。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
D.“包产到户”的实施 |
A.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军事实力 |
B.时时刻刻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
C.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
D.增强军事实力,应对美国的对台政策 |
A.高尔基 | B.弗朗西斯·培根 |
C.莎士比亚 | D.列夫·托尔斯泰 |
A.美国经济的滞胀 | B.苏联的威胁 |
C.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 D.中国的崛起 |
①C+O2 CO2②Fe2O3+3H2 2Fe+3H2O
③Fe2O3+3CO 2Fe+3CO2
④2Fe2O3+3C 4Fe+3CO2↑
⑤CO2+C 2CO
①C+O2 CO2②Fe2O3+3H2 2Fe+3H2O
③Fe2O3+3CO 2Fe+3CO2
④2Fe2O3+3C 4Fe+3CO2↑
⑤CO2+C 2CO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