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37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3

1.判断题(共4题)

1.
改错题(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隋朝时期最后完成。
2.
改错题(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洗劫井焚毁了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3.
改错题(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邓稼先。
4.
改错题(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火车机车成功,这一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简答题(共1题)

5.
(10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让人得到智慧启发。阅读《大国是怎样崛起的》相关摘抄,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摘抄

第三章国家崛起的重要依托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了英国走向大国的路上。
 
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一部莎士比亚的代表作。(2分)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什么?(2分)
(3)在英国走向大国的路上还能写上许多人的名字,如果写上瓦特,请从历史角度说说写他的理由。(3分)
(4)据摘抄,分析英国崛起的重要依托。(3分)
 

3.综合题(共1题)

6.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的增强,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力量,推动着世尽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
西欧
主张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日本
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俄罗斯
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中国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据材料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4分)为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西欧成立了什么组织?(2分)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4.选择题(共14题)

7.
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西域都护B.军机处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8.
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9.
(题文)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培养了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10.
“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
11.
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文艺复兴运动
12.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3.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一五计划”的开始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4.
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D.文化繁荣
16.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17.
产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8.
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攻占巴士底狱 B. 处死路易十六
C. 拿破仑发动政变     D. 颁布《法典》
19.
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20.
下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罗斯福新政D.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