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初三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2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13

1.综合题(共1题)

1.
不同国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曾进行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认为:“美国制度是个人奋斗的自由放任主义。”1933年,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典礼上宣称:“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机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罗斯福所说“危机存亡的关头”是指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罗斯福对美国经济体制做了什么调整?(6分)
(2)20世纪30年代,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苏联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实行了何种经济体制?观察下图(苏联人民排队购买食品)说说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和图中所示的现象有何关系?(6分)

(3)1978年,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并联系现实,谈谈经济体制改革给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的变化。(4分)

2.选择题(共18题)

2.
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3.
黄梅戏《天仙配》唱词中有“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4.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重农抑商B.土地兼并严重C.闭关锁国D.井田制瓦解
5.
(题文)与唐朝相比,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   )
A.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于集镇兴起
C.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6.
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湖广熟,天下足”
C.玉米、甘薯传人我国D.京剧开始形成
7.
清统治者认为:“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海禁政策
C.农商皆本D.重视商业
8.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该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D.中国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
9.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0.
与下列史实最吻合的城市是(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②最早出现了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A.广州B.上海C.南京D.宁波
11.
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
C.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
12.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在甲午战争后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此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废除科举B.农业衰退C.重利轻义D.实业救国
13.
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1487年,沿非洲西海岸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葡萄牙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15.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当时反对该条例最强烈的国家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C.法国D.荷兰
16.
据资料记载,18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强,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1/2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变化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A.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17.
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下列组织或协定,属于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的是(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③关贸总协定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货币统一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图徽是(   )
A.B.C.D.

3.单选题(共1题)

20.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 战国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