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1题)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1)材料一中“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代全球化下,面临怎样的全球性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1)材料一中“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代全球化下,面临怎样的全球性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选择题- (共11题)
7.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9.
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
D.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
10.
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 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 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 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 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A. 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 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 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 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2.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
下图是今年4月为了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90岁生日,英国皇家邮政发布的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英国皇室家族四世同堂,英国王室的第41、42和43任继承人向第40位继承人致敬。在英国,女王

①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不理政”
②由世袭产生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①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不理政”
②由世袭产生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
14.
《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合理性辩护”。以下搭配最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 B.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 |
C.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 D.新航路开辟——明治维新 |
15.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A.工业革命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启蒙运动 |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4.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