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历史的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 物 | 材 料 | 探 究 |
![]() 秦始皇 |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1)材料一中“长远的眼光设计”是指秦始皇创立了哪一中央政治制度?列举他开发岭南地区这一“精到手腕”的措施。 |
![]() 汉武帝 | 材料二 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汉武帝传 | (2)写出材料二“变更制度”的思想措施。“出师征伐”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 唐太宗 |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论政体》 |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哪一治国思想?写出唐太宗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措施。 |
![]() 康熙帝 | 材料四 康熙帝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 |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康熙帝“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而“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措施。为“完成统一台湾大业”,康熙帝于1684年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为“巩固东北边疆”,他派军抗击哪国的侵略? |
(5)归纳上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
2.
九(1)班以“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材 料 | 问 题 探 究 |
材料一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 、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人教版八上《中国历史》 | (1)材料一中湖北织布局创办于什么时期?这类企业是在什么口号的影响下创办的?根据材料分析洋务企业兴办的作用是什么? |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列举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的面粉公司。 |
材料三![]() | (3)依据材料三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什么?请举一例在东北地区该部门的重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重大意义。 |
材料四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渐序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四个阶段。 ——《国企备忘录》 | (4)材料四中“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哪一具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有企业是如何“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的? |
(5)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的认识。(1分) |
3.
17—18世纪欧洲、北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逐步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发展了商业,成立了……。依靠国会并且与国会一起向国王提出他们所需要的条件,所以以内战形式“摊牌”。
——《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材料四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早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诸国就开始最早迈向了现代世界,形成了现代性,并取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地位。
——李宏图《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17、18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两种殖民方式。这些殖民方式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
(2)材料二中为“发展商业”,英国资产阶级成立了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机构是什么?“内战”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牛顿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4)材料四中“十七、十八世纪迈向现代世界”的西欧诸国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分别是什么?这一时期具有“现代性”的思想家提出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5)归纳推动17—18世纪西欧现代化进程的因素。
材料一 对……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发展了商业,成立了……。依靠国会并且与国会一起向国王提出他们所需要的条件,所以以内战形式“摊牌”。
——《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材料四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早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诸国就开始最早迈向了现代世界,形成了现代性,并取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地位。
——李宏图《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17、18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两种殖民方式。这些殖民方式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
(2)材料二中为“发展商业”,英国资产阶级成立了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机构是什么?“内战”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牛顿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4)材料四中“十七、十八世纪迈向现代世界”的西欧诸国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分别是什么?这一时期具有“现代性”的思想家提出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5)归纳推动17—18世纪西欧现代化进程的因素。
2.选择题- (共17题)
4.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
B.从海南岛兴起的丝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
C.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
D.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
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军机处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省直接发出命令。军机处不过是清皇室的御用机关。”这说明军机处
A.地处皇城,专管军务 |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D.专理监察,职能单一 |
7.
1911年10月12、13两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这是针对中国发生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武昌起义 | D.南昌起义 |
9.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中记载:“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材料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独立自主 |
C.求同存异 |
D.不结盟 |
11.
下列政策和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④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①“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④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④①③② |
12.
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
B.战争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
C.罗马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
D.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都面面相qù{#blank#}1{#/blank#}了,shū {#blank#}2{#/blank#}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niǎo niǎo {#blank#}3{#/blank#},到了头发shāo{#blank#}4{#/blank#}儿上,添上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16.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 B.废除封建农奴制 |
C.维护国家统一 | D.建立世界霸权 |
17.
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
B.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为歌颂华盛顿而创作的 |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描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
D.毕加索创作的大型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血腥罪行 |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和波及范围最广泛的全球战争。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③诺曼底登陆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⑤攻占柏林战役 ( )
A.①②③⑤④ | B.④②①③⑤ | C.②⑤④③① | D.④①③②⑤ |
19.
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和日本遭到经济危机的重创 |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
D.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