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70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

1.综合题(共3题)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图说历史——架起沟通桥梁)

(1)图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活动最远到达红海和 。(2分)
(2)图二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其中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2分)
(文汇历史——中西文明碰撞)
材料一: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十全武功”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二: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2分)
(4)材料二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屈辱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表解历史——世界发展潮流)
德国欧宝轿车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表
汽车部件
车身
轮胎
座椅
仪表盘
避震器
排气管
生产国
德国
比利时
匈牙利
瑞士
意大利
瑞典
 
(5)上述表格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天纽约股票市场遭遇暴跌,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3)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4)美国历史上的哪位总统挽救了材料四所反映的美国经济衰退现象?他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
主题探究。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
(1)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能走上合作的道路,是因为当时什么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文件签署的时间、意义分别是什么?
(化友为敌,美苏对峙)
(3)二战时,美苏成为盟友。但二战后,美苏转为敌对。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标志着“冷战”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化敌为友,中美建交)
(4)尼克松访华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感悟历史,获取真谛)
(5)请你谈谈对“合作共赢”的认识。

2.选择题(共14题)

4.
“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两宋时期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5.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印刷术B.造纸术
C.指南针D.火药
6.
明末清初,率孤军坚守扬州城的著名将领是
A.崔致远B.史可法
C.李自成D.吴征镒
7.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分别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公车上书D.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8.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70多年前抗日将士那悲壮的歌声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荡。当年这里发生了
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9.
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0.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实行土地私有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个阶级的利益?
A.贵族阶级B.新兴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D.中小地主阶级
13.
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是因为它
A.制定和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法典
B.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C.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D.为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民主与自由
14.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 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D.光荣革命
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近代化的脚步依然沉重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
C.改革后的农民没有自由D.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
16.
(题文)林肯成为美国历史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其最主要原因是
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解放了黑人奴隶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扩大了美国的领土D.维护了北方资本家的利益
17.
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
B.美国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