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们用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盛占城稻大米饭吃,用景德镇生产的瓷杯喝茶;穿着蜀地产的丝绸衣服在夜市中用交子购物,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商人驾着泉州产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5-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作物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
——《探索史》
材料三:下图是19世纪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的一种时尚。当今,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南宋经济的什么现象?说出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的证据?
(2)说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动力?火车的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5)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材料一: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们用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盛占城稻大米饭吃,用景德镇生产的瓷杯喝茶;穿着蜀地产的丝绸衣服在夜市中用交子购物,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商人驾着泉州产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5-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作物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
——《探索史》
材料三:下图是19世纪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的一种时尚。当今,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南宋经济的什么现象?说出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的证据?
(2)说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动力?火车的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5)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2.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富强之路。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现代史》
材料四:***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后来,我国不断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外交成就辉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的外交》
请回答:
(1)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的破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前期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举一例)。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中国各阶层” 探索的实践活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实践活动。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说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由。
(5)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说出1971年10月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6)结合上述资料谈谈自己的认识。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富强之路。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现代史》
材料四:***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后来,我国不断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外交成就辉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的外交》
请回答:
(1)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的破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前期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举一例)。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中国各阶层” 探索的实践活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实践活动。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说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由。
(5)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说出1971年10月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6)结合上述资料谈谈自己的认识。
3.
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后,俄国也受到了影响。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但,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工业革命史》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的一个农奴的反应:解放宣言!我在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俄国的转折》
材料三:“据统计,1861年后,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俄国的转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如何解决“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问题的。
(2)材料二中的农奴为什么会“喜悦”?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结合材料谈谈对改革的看法
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后,俄国也受到了影响。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但,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工业革命史》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的一个农奴的反应:解放宣言!我在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俄国的转折》
材料三:“据统计,1861年后,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俄国的转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如何解决“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问题的。
(2)材料二中的农奴为什么会“喜悦”?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结合材料谈谈对改革的看法
2.选择题- (共8题)
4.
下图是明朝中后期的一部科技巨著的插图,描绘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上插进矿井深处,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该书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共涉及三十多个生产部门。该书是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本草纲目》 | D.《资治通鉴》 |
5.
八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英国工业革命②清政治腐败,军备废弛③林则徐生平史迹④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收集的历史资料,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虎门销烟 |
C.甲午战争 | D.鸦片战争 |
6.
“近代中国人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20世纪初,进行反封建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政府,……”。材料所述的是()
A.洋务派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太平天国运动 |
8.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
①解放农村生产力
②走集体化的道路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①解放农村生产力
②走集体化的道路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9.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中,中美运动员有接触,***得知情况后说,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指示有关部门立即邀请美国乒乓球队防华。尼克松总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电示美国队:“运动员务必去北京”。这就是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被称为“乒乓外交”的妙棋。“小球转动大球”是指()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B.抗美援朝的胜利 |
C.中国重返联合国 | D.打通中美关系 |
10.
“他们实际上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思想。它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诸子百家 | B.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
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 D.浪漫主义思想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