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南雄市第二中学九年级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9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9/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以来,美国进行了多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下面是几次评选的结果:
排名
历次评选的结果
1948年
1962年
1977年
1987年
1
林肯
林肯
林肯
林肯
2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
罗斯福
3
罗斯福
罗斯福
罗斯福
华盛顿
(注:表中罗斯福是指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要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华盛顿领导了美国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2)为应对材料二中书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请写出新政的核心措施及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材料三的“新秩序”指什么格局?文中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有什么表现?
(4)二战后,什么事标志着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向多极化过渡?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6)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2.
历史文字记载是研究研究历史现象的基本资料,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B.国家根本,抑给东南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其体现了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中医己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
A.《资治通鉴》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4.
“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复先基。田横上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中俄雅克萨之战D.郑和下西洋
5.
下图所示的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内容有( )

①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不允许中国人在使馆界内居住
⑤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②B.②④
C.①⑤D.③⑤
6.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坚持群总路线B.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7.
一位美国记着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其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伟大的传奇。”这个伟大的“传奇”指的是(    )
A.一次“开天辟地”的会议B.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
C.从瑞金到吴起镇的征程D.从衰败到振兴的胜利
8.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实,正确的是(    )
A.“师夷长技”,技术、器物近代化的探索
B.对于政治制度近代化的探索
C.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的兴起
9.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报道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
B.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
邮票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如图该邮票见证了(   )
A.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
B.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的盛况
11.
下图展示了1978年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着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②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④经济特区的设立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12.
(题文)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隋律》
D.《唐律疏议》
13.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还有宝石,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 这段叙述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B.资本主义制度形成
C.当地人用黄金做饰品D.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
14.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德国闪击波兰
16.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
17.

The white cat is fa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