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2)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3)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
(4)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2)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3)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
(4)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1)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
材料二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变革的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深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
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摘自人教网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5题)
4.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从2014年开始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这天跟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6.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
B.殖民霸权的确立 |
C.垄断组织的出现 |
D.工业革命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