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89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8/22

1.简答题(共2题)

1.
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下面请你简要回顾一下中共历时上召开的重要会议。(10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2分)
(2)在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次会议?(2分)
(3)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哪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此开始?(2分)
(5) 成功的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正确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什么?(2分)
2.
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综合题(共2题)

3.
材料一  19世纪国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华书局版)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
4.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共同问题。加强政党、地区和国际性合作,实现人类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共同主题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并肩抗战,共赴国难,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2)面对法西斯的威胁,反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该联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1943年,反法西斯国家取得哪一战役的伟大胜利,成功扭转了二战的局势?(2分)
(4)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合作不断加强。1993年成立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2分)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顾与思考,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选择题(共22题)

5.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6.
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A.闭关锁国政策B.设特务机构
C.大兴文字狱D.八股取士
7.
新华网报道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政府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请看下边的图片,它们的流失和历史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李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
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10.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11.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2.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
13.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14.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5.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1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17.
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D.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8.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19.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20.
“这是一位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擅长指挥军队,还具有立法家们才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疯狂了,激起了……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材料中所说的这位“天才人物”指的是
A.哥伦布B.麦哲伦C.华盛顿D.拿破仑
21.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uO + H2SO4  = Cu SO4 + HO  ; Fe + Fe2(SO4)3  = 3Fe SO4

22.
2012年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两个重要法令颁布多少周年?
A.100周年B.150周年
C.200周年D.300周年
23.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核安全的思考。请问为核能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牛顿C.爱迪生D.爱因斯坦
24.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用手枪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事被称为( )
A.凡尔登战役B.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对法、俄宣战D.英国对德国宣战
25.
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第三个苹果曾在史蒂夫·乔布斯的掌握。其中“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指的是牛顿
A.提出进化论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相对论D.提出了力学三定律
26.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 mL浓硫酸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加入2 mL NaOH浓溶液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 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 mL 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 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 mL CO2

铜片表面变成绿色


【解释与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