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历史试卷(六)(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86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宋书》
材料二:(宋朝)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至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
(1)据材料一,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与唐朝相比,宋朝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何进步之处?宋朝海外贸易发达,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的原因是什么?以上材料和问题反映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这次会议主要意义是什么?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方,1814年帝国最兴盛时期,基本完成了除英国.俄国外绝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脆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清晰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2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2004年进一步增加至25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欧洲处于怎样的局面?从材料二.三说明欧洲处于什么状态?
(2)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资料中所阐述的促使欧洲重薪组织的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因素
(3)反思历史,简要概述20世欧洲的发展轨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2.选择题(共11题)

4.
如下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瑷珲条约》签订后不久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5.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6.
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7.
“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8.
下列是***的一些活动,据表中信息,他参加的是(  )
8月28日
***在歌乐山林园会见蒋介石
10月8日
***出席张治中欢送晚宴
10月10日
国共双方代表共同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9.
图片真实地见证着历史,也保存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下列图组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农工商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流行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0.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12.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材料中的“变革”是指(  )
A.冲破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使人类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及文学作品
D.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13.
九年级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都发生于18世纪
B.都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4.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首先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下能源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是()
①水力    ②煤炭 ③电力    ④石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填空题(共1题)

15.
1992年,邓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5年元旦, (不得写英文缩写)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