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区马山县民族中学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68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0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在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回答:
(1)唐朝时,谁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
(2)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其外贸所得的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明朝时郑和开创了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在这次远洋航行中,郑和最远到达了哪里?
(4)从唐、宋、明到清,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3.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什么相关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

2.选择题(共8题)

4.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朝
B.明朝
C.元朝
D.南宋
5.
***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6.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三国志》
D.《汉书》
7.
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A.苏轼
B.郭守敬
C.赵孟頫
D.张择端
9.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在历史上废除丞相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明太祖
10.
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康熙帝
11.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驱逐了外国殖民势力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的海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