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
B.出席两会的代表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履行好参政议政,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 |
C.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
D.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
2.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
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3.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
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B.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
D.今年“3·15晚会”的主题为“让消费更有尊严”。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0.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小题1】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善行者究其难。
【小题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5】“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的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
【小题1】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善行者究其难。
【小题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5】“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的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
3.诗歌鉴赏- (共1题)
11.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时光只解①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②,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 ①解:有“懂”“会”的意思。②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光只解①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②,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 ①解:有“懂”“会”的意思。②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椅子改变中国文化》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来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唐代中期,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分餐制也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巨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⑤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小题1】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第①段划线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来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唐代中期,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分餐制也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巨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⑤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小题1】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第①段划线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3.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小题1】小勇和小强来到一广告牌前,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小勇认为这则广告语有问题,他的理由是:既然是“我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请你(别人)”来爱护它呢?小强觉得有道理。后来,小勇灵机一动,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小强连连点头称妙。请你说说小勇是怎样改的?理由是什么?(3分)
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双休日,小宇在家看杂志,看到了左面这样一幅漫
画,请你协助他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①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漫画中祖孙俩的邻居,知道这一情况
后,该如何对小孩的奶奶说?(3分)
【图中文字:老师,都怪奶奶走路太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小题1】小勇和小强来到一广告牌前,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小勇认为这则广告语有问题,他的理由是:既然是“我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请你(别人)”来爱护它呢?小强觉得有道理。后来,小勇灵机一动,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小强连连点头称妙。请你说说小勇是怎样改的?理由是什么?(3分)
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双休日,小宇在家看杂志,看到了左面这样一幅漫
画,请你协助他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①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漫画中祖孙俩的邻居,知道这一情况
后,该如何对小孩的奶奶说?(3分)
【图中文字:老师,都怪奶奶走路太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