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昆都仑区2017年初中升学考试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6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4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史的历史。循着中国近代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坎坷。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请写出图一人物向西方学习为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图二人物康有为所代表的政治派别的主张是什么?写出图二人物孙中山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试举两例?

(3)哪些因素促使图三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

(4)图四人物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2.
在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在决定人类社会走向中起着关键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百科全书》认为,“没有哪一位总统的施政纲领能比新政对国内局势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两次大的制度创新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住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住着拐杖走动了”得益于谁的政策创新,这一政策被称为什么?为什么说“这个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也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上分别有何表现?

2.选择题(共6题)

3.
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B.唐朝
C.宋朝D.元朝
4.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
A.使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
B.使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
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欧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6.
中国教育部新闻办证实,已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日本发动对中国长达十四年的侵略,是被国际社会所认定、被历史所铭记在册的“铁案”。日本正式开启武力侵华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萨拉热窝事件
7.
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富尔顿发明汽船
D.新航路的开辟
8.
顾维钧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他曾与1919年和1945年分别在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代表中国参加重大国际性会议。第一次会议拒签国际文件和第二次会议上签署国际文件都有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权益。他拒签和签署的两个国际文件分别是
A.《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B.《民法典》《慕尼黑协定》
C.《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宪章》
D.《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