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联谊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6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无数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上下求索,其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却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继承、扬弃和超越了辛亥革命,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次转折。一次是革命时期生死攸关的转折,一次是建设时期伟大的转折,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是***和邓小平。
材料三:***根据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四: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高举旗帜,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根据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两次转折的名称,并说出两次转折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两条道路的名称。
(4)材料四中“高举旗帜”的“旗帜”是指什么?这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你能感受到两位伟人的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2.
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请回答:
(1)材料所强调的”和”是指哪种”和谐”?
(2)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史上,中国用和平方式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请举一例
(3)民主与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十八世纪时美国、法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件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4)战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二十世纪人类遭遇了两场世界性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你认为哪些政治和经济因素有利于推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各国经济发
展背后的规律值得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1)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那场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了什么政策,使经济复苏走向成功之路?
(2)二战后美国成为了“经济巨无霸”,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三足鼎立】
(3)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20世纪70年代,这种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除美国外的另外“两足”是指哪“两足”?
(4)有人这样总结其中“一足”崛起的原因:“外力扶持促进经济恢复”,“经济发展推动相互合作”,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经验总结】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能从中汲取哪些宝贵的经验?

2.选择题(共15题)

4.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个时期(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5.
下列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活动中,尚未使用指南针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B.郑和下西洋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
6.
《我是扬州人》《说扬州》《扬州的夏日》是描述扬州风情的著名散文,其作者是(    )
A.朱自清B.鲁迅C.郁达夫D.冰心
7.
清朝以夜郎自大的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是指(  )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闭关锁国D.重农抑商
8.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建军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9.
“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10.
感叹于雾霾天气,就连下的雨都是泥雨,我们怀念2006年的扬州曾被联合国授予(   )
A.建设成就奖B.文明城市奖C.最佳人居奖D.精神文明奖
11.
“它是希腊的学校,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是指( )
A.斯巴达B.雅典C.马拉松D.迈锡尼
12.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3.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①V1示数变大②V2示数变大③A示数变小④灯泡L亮度变亮,以上四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

15.
创新与发展是每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度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6.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B.“蒸汽时代”的到来
C.“棉花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17.
下列事件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①《辛丑条约》   ②巴黎和会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8.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输入的关键词是“二战、转折点”,请你判断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珍珠港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