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校2017年中考大联考试卷(三)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6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历史活动小组以《中外科技活动的变迁》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数据对比】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1)根据上表分析16世纪前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时空对比】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2)上面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请写出图中A处国家的名称。分析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A国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探究你认为中国能否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2.
机遇稍纵即逝,国家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入欧
英国脱欧
1973年,英国首相希斯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终成为成员国。
1993年,英国首相梅杰举行公投,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盟。
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
 
(1)根据材料一中“英国入欧”过程,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大举措。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贡献为30%左右。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和高科技化……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近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说说美国传统产业进入什么时代?并归纳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所述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2.选择题(共7题)

3.
从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到宋代“实仰东南财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城市经济活跃B.经济重心南移C.民族融合加强D.政治统治开明
4.
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_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请判断,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
5.
1945年8月,有人写信给报社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重庆谈判D.开国大典
6.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关于下图所反映的帝国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帝国延续一千多年B.该帝国的首都是罗马
C.该帝国灭亡于16世纪D.该帝同被俄罗斯所灭
8.
秦飞同学收集了有关“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内容是( )
A.克里米亚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南北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9.
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围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历史上现代美国主导亚太地区是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
A.美国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B.巴黎和会中美国同意日本占领山东
C.华盛顿会议中《九国公约》的签订D.雅尔塔会议后建立联合国

3.填空题(共4题)

10.
文化的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交融。
(1)唐朝高僧   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2) 19世纪近代通讯工具电话、  传入我国,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的《   》,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11.
掌握史学常识与学习方法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关键。
(1)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如果我们要研究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应该选择的史料为《   》。
(2)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中华民国六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一年是公元 年。
(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罗斯福实施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 管理,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12.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同代表大会在       召开。
(2)1935年1月召开的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4)1990年,我国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 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13.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与完善。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幵,使得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错误: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3)1992年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邓小平首先针对香港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