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抗战期间,黔南各族儿女同仇敌忾、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分别编入黔军第82师、第85师、第102师等11个师,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22次重大战役。黔籍将士在各个战场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涌现出一批抗日英雄,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特别是有众多黔南人参加的新38师是中国远征军之魂,,黔南人之魄,,历时三载,转战印缅,所有最硬最难的战场,无不留下赫赫战绩:迭克重镇归复失地六万平方公里,毙敌官兵七万四千人,伤者倍之,并和盟军一并全歼日军南京大屠杀主凶之一,日本第十八军团, 为国人报南京大屠杀之仇!
请阅读材料回答:(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所提到的徐州会战中,是哪一场战役被李宗仁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3) 材料中的“中国远征军”是因何原因派出的?
(4) 为了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同时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两个决定是什么?
请阅读材料回答:(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所提到的徐州会战中,是哪一场战役被李宗仁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3) 材料中的“中国远征军”是因何原因派出的?
(4) 为了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同时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两个决定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说:“不用讳言,党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但退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空想和自我欺骗,害怕真理将招致灭亡。”
材料二:罗斯福在1933年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0年说:“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效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1)材料一中列宁提出“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是指推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罗斯福实行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他的试验是失败还是成功了?
(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4)综合三则材料,这三位历史人物推行的改革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材料一:1921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说:“不用讳言,党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但退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空想和自我欺骗,害怕真理将招致灭亡。”
材料二:罗斯福在1933年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0年说:“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效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1)材料一中列宁提出“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是指推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罗斯福实行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他的试验是失败还是成功了?
(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4)综合三则材料,这三位历史人物推行的改革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45任总统,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颇令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上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世界重要力量的一部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它力图成为政治大国,频频在国际事件中增加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威胁论”。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3苏联解体和大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上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世界重要力量的一部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它力图成为政治大国,频频在国际事件中增加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威胁论”。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3苏联解体和大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15题)
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5.
张华同学在整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之后,得出的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
B.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唯一方式是发动侵略战争 |
C.清政府一步步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D.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 |
6.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发动秋收起义 | D.领导南昌起义 |
7.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一.二八事变 |
8.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性质。 |
B.黄继光、邱少云和董存瑞都是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 |
C.土地改革运动从 1950 年 6 月开始,到 1952 年底基本完成 。 |
D.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全部实现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
9.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建立,按照中央的设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实际上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南方讲话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三大 |
12.
研究西方民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方政治建设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期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全体公民有权参政 | B.经济繁荣 | C.教育兴盛 | D.文化发达 |
13.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①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②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③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
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
⑤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①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②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③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
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
⑤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14.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邪教大多都披着宗教等的外衣,我们应认清他的本质。请问世界三大宗教是:( )
A.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C.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 | D.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 |
15.
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的革命都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 |
B.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出现曲折性和反复性及复辟。 |
C.三国革命中都受到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
D.三国通过革命都基本达到了革命目的 |
16.
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 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牛顿的经典力学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A. 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牛顿的经典力学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7.
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人类公敌!2016年法国国庆日,伊斯兰极端组织IS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尼斯恐袭。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也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
A.国会纵火案 | B.焚毁进步书籍 | C.掀起反犹狂潮 | D.军部发动政变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