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6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9

1.综合题(共3题)

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的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请问这个水利工程是什么?
材料二: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记载的是这位皇帝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工业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说出材料三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的?
材料四:(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4)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国家的什么政策?
材料五: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的这次改革对土地是如何规定的?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小刚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历程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3.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2)材料二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材料四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立足本国国情,我国在1992年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4)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2.选择题(共4题)

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汉族政权、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辖。下表所列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AB.BC.CD.D
5.
下图是教育部司局函件的标题,其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据此判断,他论述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启蒙运动
7.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与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
①美国的扶持 ② 政府的有利政策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④冷战结束,世界走向和平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