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2017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二)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6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6

1.综合题(共2题)

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的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请问这个水利工程是什么?
材料二: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记载的是这位皇帝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工业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说出材料三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的?
材料四:(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4)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国家的什么政策?
材料五: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的这次改革对土地是如何规定的?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的企业诞生于什么运动之中?图二反映了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寻求在中国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图三中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1927年9月,***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进攻,损失严重。***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表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何特点?
材料四: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书社
(4)依据材料四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
材料五: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的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5)材料五中的会议之后,我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选择题(共8题)

3.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B.清朝设住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D.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4.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新中国的成立
5.
泰来机制面粉厂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  )
A.40年代B.5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6.
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B.经济制度C.主权归属D.生活方式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据此判断,他论述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启蒙运动
8.
有人说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9世纪在该地区最早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大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下列不属于这类事件的是(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
9.
水力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主要动力,受水力限制,最初的工厂大多建在河边。自从一种新 的动力工具使用后,工厂就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这种动力工具因此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这种动力工具是(    )
A.珍妮机B.瓦特蒸汽机C.柴油机D.内燃机
10.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脱欧阵营最终胜利,该事件随后引发法国、意大利脱欧公投的危险。欧盟成立时的目标是( )
A.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D.贸易保护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