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4 世纪开始,当西方发生巨大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让我们一 起沿着下列时间轴,走进那段历史。

(1)阅读时间轴,把相应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而清朝却推行什么政策与世隔绝?其 推行该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当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1)阅读时间轴,把相应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而清朝却推行什么政策与世隔绝?其 推行该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当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 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小 刚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为民族独 立而战”过程中发表了什么重要文献?
(2)西方经济领域 的近代化离不开哪两大历史事件?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变化历程。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 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主要代表人 物有哪些?举两例。(4)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为民族独 立而战”过程中发表了什么重要文献?
(2)西方经济领域 的近代化离不开哪两大历史事件?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变化历程。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 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主要代表人 物有哪些?举两例。(4)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3.
制度或道路的创新,推动时代快速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在孙中山、***、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上图材料中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分别代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富起来”代表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开创了什么新的道路?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 1921 年后苏俄(联)粮食产量出现的变化及原因。你 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制度创新对于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 20 世纪,在孙中山、***、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上图材料中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分别代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富起来”代表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开创了什么新的道路?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 1921 年后苏俄(联)粮食产量出现的变化及原因。你 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制度创新对于我们的启示。
2.选择题- (共13题)
4.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B.北方战乱频繁 |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10.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 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
C.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 D.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2.
某历史著作中有“大清帝国的衰落”、“火车的发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
A.中国社会走向衰落 | B.东西方间的冲突与隔绝 |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 D.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13.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 B.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者 |
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 D.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
14.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顺利的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 )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C.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D.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
15.
一战爆发后,各国为征兵发布了许多宣传海报,其中有这样一些标语:(德国)“上 帝与我们站在一起!”(俄国)“为上帝和沙皇而战吧!”其实,这些国家参战的共 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 D.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