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初中2016—2017学年历史中考二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5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突出,长期领先于世界。根据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2.
歌曲的创作常常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 欢唱”。
(1)歌曲中决定“除军阀”的是哪一政府?“除军阀”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材料二: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2)歌曲《松花江上》中“脱离了我的家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该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三:长征精神代代传——《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 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歌曲中的“远征”最先从哪里开始?“远征”途中发生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四:歌声响彻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4)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分别列举国共两党“血肉筑长城”的军事表现。
材料五:向着全国的解放——《解放军进行曲》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听! 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 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
(5)歌曲中“解放的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解放的战场”中奠 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革命歌曲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3.
2O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该事件首先在哪个国家爆发?
材料二: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2)材料二认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如何安排的?这里斯大林的“创造”有何特点?这种“创造”的最主要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3)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美国的“试验性疗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四: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5)材料四中的希特勒是在哪一年上台逐渐成为国家元首的?材料四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6)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选择题(共16题)

4.
为抵抗沙俄的侵略,清政府曾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与此有关联的事件是 ( )
A.册封达赖、班禅B.签订《尼布楚条约》C.设置台湾府D.设置伊犁将军
5.
对如图所示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历程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的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历程
6.
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 Democracy(德先生)和 Science(赛先生) 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这里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 ( )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7.
下图是电影《八月一日》的宣传海报,它再现了发生在 90 年前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B.南昌起义爆发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井冈山会师
8.
下列一组关键词“120 年前”、“上海”、“文化出版机构”最有可能说的是( )
A.总理衙门B.京师同文馆C.商务印书馆D.京师大学堂
9.
20 世纪 50 年代南京百年老店“刘长兴”响应政府号召,率先进入公私合营的行列,促成此事的原因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下列新中国外交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周恩来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公报》的签署 ④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③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④①③②⑤D.⑤①②④③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12.
某活动课上学生研讨的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等。据此判断,这节课探究的内容应该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13.
古代雅典伯利克里在位时期,政治上最主要的特征是 ( )
A.种姓制度正式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14.
下列关于亚历山大帝国征服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15.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路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此航线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此航线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C.此航线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此航线为达•伽马到达印度
1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是( )
A.查理一世B.华盛顿C.克伦威尔D.罗伯斯庇尔
17.
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间发生在 19 世纪 70 年代B.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D.结果赢得了国家独立
18.
人们曾如此赞颂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次次冲锋陷阵,一次 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印度民族大起义D.拉美解放运动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C.德国对塞尔维亚宣战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