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65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有着怎样的地位?这种新货币有何明显优点?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的反映了宋代的(  )。(选一个)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3)结合材料二,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完成于何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这给当前我国发展经济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
2.
古代思想文化科技的创新对我国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指天下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可载五六百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梦梁录,江海船舰》
材料三: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1)材料中一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优点)?
(2)材料二中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于哪个朝代?分别是指什么?
(3)材料三概括了哪一篇明代小说?于它成书同一时期的另外两本小说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统治时,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指的是谁?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说出他被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什么特殊机构?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9题)

4.
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____时期(   )
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南宋
5.
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   )
A.秦B.唐C.元D.明
6.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
7.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开始于(    )
A.唐朝B.元朝C.宋朝D.明朝
8.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B.指南针和造纸术
C.指南针和火药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9.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往;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
10.
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
A.隋朝的建立和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D.商业繁荣的宋朝
11.
他统领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他率领军队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他是(   )
A.岳飞B.成吉思汗C.郑和D.戚继光
12.
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是(   )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窦娥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