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有着怎样的地位?这种新货币有何明显优点?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的反映了宋代的( )。(选一个)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3)结合材料二,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完成于何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这给当前我国发展经济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有着怎样的地位?这种新货币有何明显优点?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的反映了宋代的( )。(选一个)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3)结合材料二,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完成于何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这给当前我国发展经济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
2.
古代思想文化科技的创新对我国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指天下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可载五六百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梦梁录,江海船舰》
材料三: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1)材料中一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优点)?
(2)材料二中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于哪个朝代?分别是指什么?
(3)材料三概括了哪一篇明代小说?于它成书同一时期的另外两本小说是什么?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指天下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可载五六百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梦梁录,江海船舰》
材料三: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1)材料中一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优点)?
(2)材料二中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于哪个朝代?分别是指什么?
(3)材料三概括了哪一篇明代小说?于它成书同一时期的另外两本小说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统治时,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指的是谁?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说出他被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什么特殊机构?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统治时,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指的是谁?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说出他被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什么特殊机构?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9题)
9.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往;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 B.小华和小明 | C.小明和小强 | D.小明和小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