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7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54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2

1.综合题(共3题)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政府的农业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某校学生收集某些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探究,请您参与其中并帮助解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表

材料三: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第7期
材料四:三年“自然灾害”的档案数据显示:1959年全国17个省级地区,有522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95.8万人;1960年,全国28个省级地区,有1155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272万人;1961年,全国各省市有1327万人因饥俄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211.7万人;……
——香港《争鸣》杂志
材料五:我刚到安徽的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其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21后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什么策略来稳定农产品价格?有何特点?
(4)材料四表明1959年至1961年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除了三年“自然灾害”外,还与当时的哪些事件有关?
(5)据材料五,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6)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各国政策调整应当注意的问题。
2.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
材料一:北师大版九上教材目录

材料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节节败退,甚至有亡国的危险,中国的统治阶级曾经尝试实业救国,曾经尝试改良社会制度来救国,但均以失败告终,于是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高玉 《“启蒙”与“救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为民族独立而战”过程中发表了什么重要文献?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高举实业救国旗帜的实践例子。中国政治领域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改良运动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并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3.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情况。美苏大国博弈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存在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19世纪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
材料二: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又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材料三:“他们刚从一个炮火连天的战场走出来,就跨入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昨天还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今天就形同陌路,成了对抗的冤家。”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据韩联5月16日报道,来自韩国星州、金泉等地的市民团体、个人以及教会团体当天在青瓦台门前发起抗议活动,敦促韩美终止“萨德”部署并将已部署装备拆除……
---《百度新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是指19世纪中期俄、美各发生了什么事?“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指什么事?
(2)材料二中的“体系”是指?该体系因哪一历史大事的爆发而崩溃?根据材料指出该体系“短命”的原因.
(3)从材料三判断,这一时期,美国为了“对抗冤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萨德系统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美国部署萨德系统根本目的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影响美苏关系的根本因素。

2.选择题(共14题)

4.
2017年5月由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宣政院设立
C.郑和下西洋
D.伊犁将军的设置
5.
“在《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材料中军机处设立最早发生在(  )
A.明太祖时B.唐太宗时C.康熙帝时D.雍正帝时
6.
对中国人而言,十九世纪是一个危机世纪、艰难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 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开国大典C.甲午战争D.红军长征
7.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发动南昌起义
B.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缔造中国共产党
8.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生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对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意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牢记历史仇恨,认清日军侵华的本质B.了解全面抗日战争的全部过程
C.明确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D.认识中共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9.
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描述反映民国时期发生改变的一项社会习俗是(  )
A.剪发辫B.易服饰C.废缠足D.改称谓
10.
某同学同学搜集到如图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  )
A.合作抗日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渡江作战
11.
1956年,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B.进行土地改革C.完成三大改造D.实践一国两制
12.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13.
为了探究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前 4 世纪的雅典历史,可以选择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是(  )
A.西欧城市自治B.奴隶主民主政治C.大河流域的文明D.专制主义的加强
14.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15.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 中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诞生
C.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16.
《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合理性辩护”。符合“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的史实是(  )
A.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三角贸易D.新航路的开辟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材料主要指明了(  )
A.一战发生的背景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经过
C.二战导致的结果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