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历史上,大国之间时敌时友,他们的关系变化直接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等发展。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造成了日本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的?
(2)20多年后,强盛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一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影响?
(3)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4)二战中美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步走向联合。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5))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以上近现代大国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1)19世纪中期,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造成了日本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的?
(2)20多年后,强盛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一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影响?
(3)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4)二战中美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步走向联合。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5))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以上近现代大国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2.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改革创新。
材料一
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jù,急)变嬗(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见下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康有为年长孙中山8岁,他们近于同一辈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jù,急)变嬗(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见下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康有为年长孙中山8岁,他们近于同一辈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
(2)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网络购物”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4)1970年4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
(5)为了更好的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6)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
(2)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网络购物”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4)1970年4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
(5)为了更好的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6)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2.选择题- (共25题)
5.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8.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
B.确定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C.确定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
9.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10.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
B.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14.
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我国经济领域中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成分比例情况 ,你可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
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 D.“大跃进”政策的效果显著 |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6.
下列反映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隆会议 ②纳米比亚独立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非洲独立年
①万隆会议 ②纳米比亚独立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非洲独立年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①④②③ |
17.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8.
早日完成袓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B.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
C.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入进行互访 |
19.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人权宣言》与其他两部文件相比,突出特点是
A.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利 |
B.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
C.强调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
D.宣布脱离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
20.
观察新航路开辟的图片,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①哥伦布率领的船队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
②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①哥伦布率领的船队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
②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1.
17—18世纪,英美法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相比,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在于()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B.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
C.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D.颁布了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 |
22.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产生一实践一实现一发展的过程,与这个过程对应的史实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④①②③ |
24.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这里的“他”指 ( )
A.达尔文 | B.巴斯德 | C.爱因斯坦 | D.门捷列夫 |
26.
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美苏两国采取的措施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 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C.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
27.
如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该表体现了1952年至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时间(年) | 日本 | 美国 | 英国 | 联邦德国 | 法国 |
1952—1960 | 8.2 | 2.8 | 2.7 | 7.5 | 4.8 |
1961—1970 | 11.2 | 4.1 | 2.8 | 4.8 | 5.8 |
A.一波三折 |
B.持续发展 |
C.停滞不前 |
D.危机四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