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下边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与材料一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材料三:1861—1900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材料四中,日本的“社会”变革始于哪一年?力图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五: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简要说明其作用。
材料六:

(6)阅读材料六,请将图1中A处空白补充完整。图2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下边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与材料一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材料三:1861—1900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材料四中,日本的“社会”变革始于哪一年?力图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五: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简要说明其作用。
材料六:

(6)阅读材料六,请将图1中A处空白补充完整。图2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2.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文明经历了一个由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不断联系融合的过程。其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探究活动。

(1)材料一中“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事件中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2)据材料二,“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造成非洲贫穷、落后的罪恶行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推动“机器大工业”普及的发明是什么?这次“产业革命”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材料四中“这一时期”到来的主要标志是什么?除材料中的交通工具外,“这一时期”还有哪一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
(5)据材料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与哪一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6)综合以上五则材料,请归纳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因素。(至少举出两点)
世界各文明经历了一个由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不断联系融合的过程。其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探究活动。

(1)材料一中“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事件中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2)据材料二,“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造成非洲贫穷、落后的罪恶行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推动“机器大工业”普及的发明是什么?这次“产业革命”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材料四中“这一时期”到来的主要标志是什么?除材料中的交通工具外,“这一时期”还有哪一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
(5)据材料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与哪一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6)综合以上五则材料,请归纳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因素。(至少举出两点)
2.选择题- (共19题)
3.
《全球通史》记载: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出现了( )
A.独立经营的大商人 | 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C.地域性商人群体 | D.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
4.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时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推行行省制度 | B.废丞相,权分六部 | C.设立内阁 | D.增设军机处 |
5.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 | B.外国资本不能输入 |
C.外国商品滞销 | D.清政府仍闭关锁国 |
6.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审判制度沿用前清 | B.政体变化不甚明显 |
C.平等制度遭受玷污 | 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
7.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
B.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
C.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
11.
新时期中国走上民主法制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是 ( )
A.1954年宪法的通过 |
B.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 |
C.1982年新宪法把宪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通过 |
12.
1998年,政论家马立诚、凌志军在其合著的《交锋》结束语中总结到: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思想束缚,下列各项中的会议分别正确对应冲破这三个崇拜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
13.
***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4.
某校研究小组制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并列的栏目,请你帮助该小组再设计一个同层次的栏目,最合适的标题是 ( )
A.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 B.思想解放的历程 |
C.世贸组织的接纳 |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
15.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16.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 |
B.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
C.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
D.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
17.
“l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
A.到达了印度,掠取了黄金香料 | B.开辟了新航路,为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
C.征服了大洋,证明了地圆学说 | D.沟通了四大洲,促进了各国友好往来 |
20.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材料所述的“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 B.国王权力全部转移至议会 |
C.从传统君主专制向近代民主转变 |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