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古今中外,对海洋和海权的重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经略海洋——中国篇】
材料一: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角逐海洋——世界篇】
材料二:16世纪末英国 蕾莱爵士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进军海洋——中国篇】
材料四: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材料五: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有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1)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
(2)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请写出清朝时南端领土的范围。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英国为了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相继打败了哪些国家成为海上霸主的?
(4)试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列宁的观点用史实 加以论述说明。
(5)根据材料四 总结新中国海军的特点?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经略海洋——中国篇】
材料一: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角逐海洋——世界篇】
材料二:16世纪末英国 蕾莱爵士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进军海洋——中国篇】
材料四: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材料五: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有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1)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
(2)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请写出清朝时南端领土的范围。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英国为了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相继打败了哪些国家成为海上霸主的?
(4)试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列宁的观点用史实 加以论述说明。
(5)根据材料四 总结新中国海军的特点?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2.
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 台湾两次回归祖国,跨越了两部历史,第一部是古代史,第二部是近代史。请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2)美国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在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叶挺独立团在主战场上打败了哪一个军阀的主力部队?
(4)请用一战的具体史实说明“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5)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写出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防御而取得的军事科技成就。
(6)巴尔干地区也是世界历史上长期战乱动荡的地区。请说出20世纪末在巴尔干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战争冲突?
(1) 台湾两次回归祖国,跨越了两部历史,第一部是古代史,第二部是近代史。请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2)美国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在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叶挺独立团在主战场上打败了哪一个军阀的主力部队?
(4)请用一战的具体史实说明“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5)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写出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防御而取得的军事科技成就。
(6)巴尔干地区也是世界历史上长期战乱动荡的地区。请说出20世纪末在巴尔干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战争冲突?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① ⑤ ⑨ 的相关历史事件
(2)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是图中的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
(3)在④这一年中共开始创建革命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哪个城市?
(4)请举出⑥事件后,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背景下创作的革命歌曲。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有何特点?

(1)请写出① ⑤ ⑨ 的相关历史事件
(2)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是图中的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
(3)在④这一年中共开始创建革命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哪个城市?
(4)请举出⑥事件后,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背景下创作的革命歌曲。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有何特点?
2.选择题- (共21题)
6.
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 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的教训它!”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 | B.英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 |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7.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
B.镜头二: 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
D.镜头四: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
8.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与该民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C.邓世昌黄海撞日舰 |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9.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都是( )
A.维护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 | B.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 |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 D.“自强”“求富”振兴国家 |
10.
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
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
D.百万雄师过大江 |
11.
在1950年6月,(日本)丰田的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而朝鲜战争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这份订单最有可能来自 ( )
A.英国 | B.中国 | C.美国 | D.朝鲜 |
12.
如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13.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召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了良好开端
④古巴摆脱美国奴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⑤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召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了良好开端
④古巴摆脱美国奴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⑤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A.①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14.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5.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 B.大规模开垦荒地 |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
16.
“两岸之首,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1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废止科举制度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④② | D.④①③② |
18.
中国新首富、阿里巴巴执行 主席马云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想,梦幻般的生活就是早上在香港吃早餐,中午在巴黎喝咖啡,晚上在纽约和人共进晚餐……”马云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都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 )
A.英国 | B.德国 | C.美国 | D.法国 |
19.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是建立法治社会。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以下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人民宪章》 |
20.
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
A.“三角贸易” | B.埃及独立 | C.纳米比亚独立 |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23.
文学艺术作品是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
B.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反映了拿破仑军队远征俄国时波澜壮阔的画面 |
C.魏源的《海国图志》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D.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失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