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三模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4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综合题(共3题)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材料一: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从近代化的角度解释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的含义。举一例说明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晚清时期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不平等条约。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01年到1920年间使近代中国“上升”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改革除弊,开放兴利
材料一:现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起到什么作用?据此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材料二:现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2)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罗斯福上任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分析,在反危机的过程中,罗斯福政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谁都应该看到,假若没有“中国模式”,当前的全球经济就更加显得死气沉沉,其复苏前景就必定少了一个希望、少了一个动力。

——2009年新加坡《联合早报》

(3)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的“中国模式”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舆论对“中国模式”抱有信心的原因。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三次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
3.
史实与推论:
材料一:兹26国政府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经济或者军事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宇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合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1942年1月1日签字于华盛顿。
材料二: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持,直到战争最后取得胜利。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前提是面临共同的敌人。
(2)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并不能协同作战,而是各自独立作战。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坚定了世界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信心。
(5)《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6)加强各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选择题(共11题)

4.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5.
“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①空海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出现
C.“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抗战的序幕
D.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耻辱
7.
“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中共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8.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内战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9.

当我们在口中细细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

实验设计

现象

1

馒头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2

馒头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10.
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 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11.
周杰伦在其歌曲《爱在西元前》中唱到:“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2019年)经三千七百多年。”以下相关的知识错误的是
A.《汉漠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利益
B.古巴比伦王国属于两河流域
C.“刻在黑色玄武岩”上的是象形文字
D.它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2.
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评论道:“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齐推翻。”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C.提出生物进化论
D.提出相对论学说
13.
理清教材内容,把知识系统化、要点化,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知识结构图示中,“ ”上的内容应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14.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通过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分析,你认为三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