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直至15世纪前,欧洲糖的产量偏低,另一方面,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使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材料一:“直至15世纪前,欧洲糖的产量偏低,另一方面,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使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选择题- (共15题)
2.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出现商人 | B.商业市镇的兴起 |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
3.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适合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现存较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主要有以下意见 ( )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③正确,①②错误 | B.②正确,①③错误 |
C.①③正确,②错误 | D.①②③皆错 |
7.
下图是由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7”火花。主版为一幅当时完整的中国地图,并标注了各省行政区划,代表着“七七事变”的两个“7”字,醒目地出现在中国地图上,以纪念这个民族觉醒的日子。该火花主要号召( )


A.全面抵制日货 | B.民众“实业救国” |
C.全民投入抗战 | D.人民推翻帝制 |
8.
新编近代剧《魂系京张》主要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艰辛故事。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 B.它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
C.它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 D.它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
9.
阅读下面《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
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
10.
下表是《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11.
1997年7月1日零时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五星红旗和紫金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这一瞬间标志着( )
A.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结束 | B.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D.祖国完成了统一 |
12.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歌德说:“我读到他(莎士比亚)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感谢赐我智慧的神灵。”这里的“奇异的手”指的是( )
A.民主法治 | B.自由平等 | C.天赋人权 | D.人文主义 |
15.
下图记录了历史悲壮的一幕:在法国拉雪兹神甫公墓中,曾有200名战士在这里誓死守卫,最后被敌人集体屠杀。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与此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五月流血周” |
C.《国际歌》的创作 | D.巴黎公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