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指什么?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的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举两例即可)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产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指什么?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的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举两例即可)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产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
国外有史学家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以下四个年代,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一中的“两次伟大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2)指出材料二这个年代里“国际争霸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美国和日本能够成为“非欧洲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国”分别得益于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这个年代”是指资本主义过渡到哪个历史阶段?而“电气工业和蒸汽”的竞争与哪一事件有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战争?指出1991年“分散解体”是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人物是谁?
(5)请你参照作者分年代的方式,及恰当的语句描绘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发生在1789﹣1848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两次伟大革命,不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胜利。
材料二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这是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年代,具体地说在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的进展使得财富和工业生产能力日渐成为国际争霸力量中的决定因素,于是出现了两个非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统一在北方的领导下)和日本(随着天皇的复位而有条不紊地着手于“现代化”)。
材料三 (帝国的年代:1875﹣1914)这个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垄断主义大集团,富有革命性的电气工业和蒸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材料四 (极端的年代:1914﹣1991)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紧接着50﹣70年代初期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的黄金年代,而20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分散解体、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阅后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两次伟大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2)指出材料二这个年代里“国际争霸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美国和日本能够成为“非欧洲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国”分别得益于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这个年代”是指资本主义过渡到哪个历史阶段?而“电气工业和蒸汽”的竞争与哪一事件有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战争?指出1991年“分散解体”是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人物是谁?
(5)请你参照作者分年代的方式,及恰当的语句描绘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2.判断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9题)
7.
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
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
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
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8.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9.
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
A.满族 | B.藏族 | C.回族 | D.蒙古族 |
11.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
B.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
D.经济特区——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
12.
小红同学学习了“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总结其阶段特征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B.和平与发展 |
C.世界走向战争 | 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13.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4.
列表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图表,导致经济数据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
国别 | 时间 | 失业人数 | 国民生产总值 |
美国 | 1929年 | 150万人 | 1039亿美元 |
1933年 | 1700万人 | 560亿美元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1929年经济大危机 |
15.
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
C.是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纷争 |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4.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4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