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图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图二 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剧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以其中一例说明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请问图一、图二的产量有何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材料一: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图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图二 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剧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以其中一例说明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请问图一、图二的产量有何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2.
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
(1)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孙中山面对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的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他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制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材料四: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海权思想。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根源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
(1)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孙中山面对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的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他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制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材料四: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海权思想。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根源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3.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沟通】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
A: (城市);F: (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据材料二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学史感悟】
材料四: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古代沟通】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
A: (城市);F: (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据材料二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学史感悟】
材料四: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2.判断题- (共1题)
4.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1)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
改正:
(2)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
改正:
(3)率先在美国进行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 )
改正:
(4)1868年日本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之后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
改正:
(2)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
改正:
(3)率先在美国进行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 )
改正:
(4)1868年日本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之后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选择题- (共7题)
5.
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6.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
9.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 |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利 |
11.
下列搭配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苏联解体—“冷战”正式开始 |
B.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国际联盟成立 |
D.《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填空题- (共3题)
12.
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地名。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领土是: 。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生死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
(3)1815年,拿破仑重建法兰西帝国,欧洲反法联盟再次进攻法国,法军一败涂地的战场在比利时的: 。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领土是: 。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生死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
(3)1815年,拿破仑重建法兰西帝国,欧洲反法联盟再次进攻法国,法军一败涂地的战场在比利时的: 。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请列举具有创新意义的事例
(1)它的创建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它的提出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3)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1)它的创建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它的提出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3)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