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多多同学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
材料一: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经济领域的近代化指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4)对比中西方近代化的历程和结果,谈谈你的感悟
材料一: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经济领域的近代化指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4)对比中西方近代化的历程和结果,谈谈你的感悟
2.
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2)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四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材料四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2)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四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材料四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以下古今中外的改革或革命涉及土地问题的是( )
①商鞅变法 ②法国大革命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①商鞅变法 ②法国大革命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 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选择题- (共12题)
4.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海外贸易发达 | B.手工业兴旺 |
C.农业繁荣 | D.文化昌盛 |
5.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大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郑成功 | B.郑和 | C.戚继光 | D.康熙帝 |
6.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军机处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0.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 ②1952-1957年制定并完成一五计划
③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 ④1950-1953年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⑤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 ②1952-1957年制定并完成一五计划
③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 ④1950-1953年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⑤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⑤ |
12.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B.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经济特区---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D.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B.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经济特区---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D.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
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殖民主义的扩展 ④美国独立战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殖民主义的扩展 ④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