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五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64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8

1.综合题(共3题)

1.
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a.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
b.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分)
(2)a.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b.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2分)
(3)a.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b.其影响如何?(2分)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2分)
2.
识别下列人物,完成提出的问题:

(1)图A人物是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分)
(2)图B人物在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他是
(3)图C人物是 ,他在《文学改良刍议》文章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4)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请你列举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如图,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举两例。
(3)从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11题)

4.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5.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
6.
(题文)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战胜相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日益加强
7.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8.
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戚继光抗倭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雅克萨之战
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表现有( )
①清朝顺治帝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朝康熙帝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朝雍正帝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政策是
A.严禁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关注民生
11.
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为英国的侵略辩护
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12.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
13.
渡江战役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宣告垮台。其标志是( )
A.北平的解放B.天津的解放C.上海的解放D.南京的解放
14.
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解放战争胜利C.农业集体化D.土地改革完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