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材料二:这些货币用同色织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些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这些货币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3)从材料二中你知道早期的货币是如何防伪的吗?今天伪币盛行,你有什么好的措施来防止伪钞吗?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材料二:这些货币用同色织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些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这些货币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3)从材料二中你知道早期的货币是如何防伪的吗?今天伪币盛行,你有什么好的措施来防止伪钞吗?
2.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判断题- (共1题)
3.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 )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 )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
(4)最早的指南针是秦朝时期的司南。( )
(5)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
(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7)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
(8)施耐庵写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 )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 )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
(4)最早的指南针是秦朝时期的司南。( )
(5)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
(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7)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
(8)施耐庵写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3.选择题- (共14题)
5.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大书法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它反映了( )
A.北京的社会风貌 | B.南京的社会风貌 |
C.杭州的社会风貌 | D.东京的社会风貌 |
13.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 B.大闹天宫——《西游记》 |
C.逼上梁山——《聊斋志异》 | D.黛玉葬花——《红楼梦》 |
14.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