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62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此后,西方各国为促进商品生产和贸易发展,纷纷举办大型博览会。
材料二 从1876年到1984年,这108年的时间,美国举办过14届世博会,14届世博会其实就是完成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其中,1933年,芝加哥举办了世博会。
材料三  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石沉大海,没有结果。而在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这是中国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以古代中国帝王的王冠为造型,其展示的内容将帮助参观者短时间内遍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了解中国主流文化的深厚内涵。     
——以上均根据《凤凰网》整理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51年英国举办世博会的社会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3年芝加哥举办世博会的经济环境。针对这一背景,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没有结果,而举办世博会的愿望能在2010年实现?( 8分)
2.
(16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有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别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料已经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60岁,段被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4分)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
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4)根据材料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 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B.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4.
在美国,“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制度不满时,我们可以搬到别的州去”。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自由的保障”。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是
A.总统制
B.共和制
C.分权制
D.联邦制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发展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6.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7.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级分化已经消失。”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准确的解释应该是
A.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形成B.两极格局被三个世界所取代
C.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不结盟运动开始出现
9.
丝织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浙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10.
(题文)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11.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2.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3.
二十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流派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新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14.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
15.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选择题(共11题)

16.妈买了26米花布,买的花布比白布长5米,妈妈买了多少米白布?白布和花布一共有多少米?
17.妈买了26米花布,买的花布比白布长5米,妈妈买了多少米白布?白布和花布一共有多少米?
18.妈买了26米花布,买的花布比白布长5米,妈妈买了多少米白布?白布和花布一共有多少米?
19.妈买了26米花布,买的花布比白布长5米,妈妈买了多少米白布?白布和花布一共有多少米?
20.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blank#}1{#/blank#}。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blank#}2{#/blank#}。
21.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blank#}1{#/blank#}。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blank#}2{#/blank#}。
22.选衣服。

我有两件上衣,一件黑色的,一件白色的;有3件下衣,有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请从中选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有几种选法,请你写出来。

23.定义在[﹣2016,2016]上的函数f(x)满足:对于任意的a,b∈[﹣2016,2016],有f(a+b)=f(a)+f(b)﹣2012,且x>0时,有f(x)>2012,设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N,则M+N的值为(   )
24.定义在[﹣2016,2016]上的函数f(x)满足:对于任意的a,b∈[﹣2016,2016],有f(a+b)=f(a)+f(b)﹣2012,且x>0时,有f(x)>2012,设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N,则M+N的值为(   )
25.定义在[﹣2016,2016]上的函数f(x)满足:对于任意的a,b∈[﹣2016,2016],有f(a+b)=f(a)+f(b)﹣2012,且x>0时,有f(x)>2012,设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N,则M+N的值为(   )
26.学校舞蹈队有25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少 35 ,合唱队有{#blank#}1{#/blank#}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