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九梓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62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5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 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地区 朝代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四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事例。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
(4)材料四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2.简答题(共1题)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

3.选择题(共8题)

4.
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有( )
①秦朝推行郡县制 ②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③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 ④元朝实行行省制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的标志是(    )。
A.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B.元政府在西藏设安西都护府
C.元政府在西藏设北庭都护府D.元政府在西藏设西域都护
6.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7.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畏兀儿B.回族C.契丹D.女真
8.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说的是 ( )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9.
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
10.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
A.行省B.行中书省
C.宣政司D.驻藏大臣
11.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