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A)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62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废丞相,设三司;罢中书,分六部;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如下图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设内阁”:______

②设立军机处:______

(4)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填写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西藏:①    ②     

台湾:①    ②     

(5)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说明了什么?

2.
综合探究: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吸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四:“……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共6题)

3.
如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③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①
B.②
C.③
D.④
4.
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5.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A.军机处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厂卫制度
6.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7.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8.
清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的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