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
(2)宋代商业发达,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根据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
(2)宋代商业发达,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根据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百周年,回顾俄国历史,让我们感慨万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 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是什么?它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 材料中“革命胜利”的领导人是谁?为了纠正失误,恢复国民经济,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
(4) 通过俄国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 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是什么?它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 材料中“革命胜利”的领导人是谁?为了纠正失误,恢复国民经济,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
(4) 通过俄国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选择题- (共15题)
5.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
6.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它”是( )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C.红军长征 | D.西安事变 |
7.
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 B.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 |
C.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 | D.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战略决战 |
8.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9.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0.今有化学反应: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Na2CO3+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blank#}1{#/blank#}(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blank#}2{#/blank#};BA表示反应{#blank#}3{#/blank#}。
11.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2.
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开放珠江三角洲 |
13.
2015年1月,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遇袭,绘制伊斯兰教先知系列漫画的夏尔
伯成为“基地组织”袭击的目标。他绘制的“先知”应是( )
伯成为“基地组织”袭击的目标。他绘制的“先知”应是( )
A.释迦牟尼 | B.穆罕默德 |
C.耶稣 | D.阿基米德 |
14.
(2015·湖南衡阳)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
15.
2013年4月30日,荷兰俨然是一片橙色的海洋,在位33年的75岁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她的最后一个“女王节”这天举行了退位仪式,荷兰人民迎来了123年的首位男性君主。似乎到这时很多国人才意识到,最崇尚自由的荷兰居然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
A.荷兰 | B.法国 | C.瑞典 | D.英国 |
16.
1876 年,洋务派领导人李鸿章在接见前来北京就任的日本公使森有礼时说:“近来贵国的变化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值得赞誉,然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贵国盲目模仿欧国风习改变自古以来的服制。”李鸿章评论的“贵国的变化”使日本( )
A.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B.废除了农奴制,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
C.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 |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